2022年,成都GDP加入2万亿俱乐部,在全国经济版图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资料图)
2022年4月召开的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成都将用5年时间再上台阶,经济总量冲刺3万亿元。
这意味着,必须找到适合成都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集聚更强的经济动能,“三个做优做强”决策部署作为“市之大事”应运而生。
6月21日上午,成都市2023年“三个做优做强”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机会清单发布活动举行,现场宣布了全市2023年第二批“三个做优做强”重大项目327个,发布了2023年度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机会清单976项。
成都这场项目推进,释放了什么信号?机会清单的发布能带来哪些机遇?未来成都还有哪些发力点?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和四川省经济和社会研究院副院长杨春健。
锦江区举行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
当天的重大项目推进活动主会场设在成华区红仓·石油总机厂文创产业园项目现场。不难看出,将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活动开到建设现场,同时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全面掀起项目建设热潮,无疑是确保顺利实现“双过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此外,活动还发布了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机会清单,涉及生态、生活、生产、治理四大领域,涉及投资规模首次突破万亿级,将推动项目落地建设与扩大有效投资有机衔接,让社会各界共享公园城市示范区发展机遇。
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当天,各区(市)县也同步举行了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并发布了建设机会清单,为成都重大项目启动“添砖加瓦”。
锦江区发布了建设机会清单,涵盖春熙路时尚商圈、锦东商圈、白鹭湾科技生态园、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锦江片区等重点片区,推出建设类项目97个,总投资519.4亿元。其中,围绕绿色生态、民生福祉、经济活力、城市治理四大领域,共释放政府、企业两端供需机会119项。
金牛区举行了2023年“三个做优做强”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暨茶花文化聚落项目开工仪式。此次开工项目共12个,包括多个民生配套项目以及产业发展项目,总投资约113亿元。据了解,此次活动的举行,将促进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为金牛区建设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建设注入更强劲的动力、提供更有力的支撑、蓄积更强大的潜能。
当天,东部新区也发布了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机会清单。其中成都未来医学城片区围绕做实先进医疗创新策源转化核心功能、做优高端医疗消费和能力建设特色功能、做靓未来健康城市元素配套基础功能“三大功能”,通过智能场景打造、基础设施建设等13个细分板块,发布“2023年投资机会清单”,释放共建项目机会33个、投资金额达200亿元。
国际空港经济区(东部新区片区)发布机会清单
“2022年成都刚迈入GDP2万亿台阶,成都恰逢在能级位势持续上升、发展方式调整转型、城市格局转换的关键阶段。‘三个做优做强’应运而生,体量提升和格局转换兼而有之。”看到启动项目各项亮眼数据后,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春健表示,“三个做优做强”通过自身内部区域功能结构的优化来提升城市整体功能,正是着眼成都未来、对“一山连两翼”空间总体布局的巩固完善,将有利于成都在全省的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细看此次启动建设的327个重大项目,具有投资体量大、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涵盖多个领域等特点,其中包括基础设施类项目总投资741亿元;产业发展类项目总投资943亿元;民生及社会事业类项目总投资352亿元。
“成都的制造业基础非常雄厚,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我觉得必须要在制造业发展上勇挑大梁。”在杨春健看来,以上数据反映了成都对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重视。
他表示,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成都的产业体系、消费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环境及开放能力的竞争优势,打造新产业生态圈和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着力建设成为国内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和全球先进制造业战略基地,这是成都城市能级提升的必由之路。
不仅如此,杨春健认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机会清单发布的项目也能有效解决目前内需不足的问题,“”目前供给处于产业迭代和结构转换的一个关键期,推出这些项目首先形成投资需求,由投资引导消费需求的成长,从而强有力地增强成都的内生动力发展,形成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供需平衡关系。”
“郊区新城在数字化转型发展上面也大有作为。”最后,杨春健建议,在“三个做优做强”中,做优做强郊区新城应当与数字化发展相结合。他举例,“比如说以前一个普通的乡镇,如果既没有规模效益也没有便利交通,发展是非常困难的。但数字经济若在郊区新城快速发展和渗透,将会带来变革式的发展机遇。乡镇也能够和世界各国做生意,甚至可以融入世界某一个产业链条当中的其中一个环节。”
“这是成都拼经济、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总体要求的落实。”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认为,此次“三个做优做强”重大项目推进释放了很好的信号,深刻体现了成都发展的“三感”。
他具体解释,无论从国家、区域发展或是四川的视角来看,成都都需在产业发展和项目推进上走在前面,只有这样,其作为内陆发展的典范城市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展现。“所以‘三感’指的是拼经济、抓发展的紧迫感,工业城市示范区建设的责任感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的使命感。”
汤继强观察到,此次推进会涉及产业发展类项目总投资达943亿元,是各项目投资最多的项目。他表示,投资数量和比重的不同,也体现着成都工作重心的倾斜。
“产业发展是支撑城市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成都市正强调建圈强链,投资比重的差异可以看出成都正围绕产业发展的新赛道发力。”他表示,从实际看,成都产业发展类项目数量多、投资大,一方面说明成都对此十分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着投资者看好成都,对成都发展有信心,这是支撑工业城示范区、集合城市和首位城市的应有之义。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还发布了机会清单,汇集供需信息1360条。“让政府抓起来有条不紊,让投资者一目了然,这些机会清单意义十分重大。”他表示,每个投资人,不管身处哪个领域,都能在其中对应找到自己的主力方位和投资方向。
从产业布局的角度,汤继强认为,机会清单发布后,成都会产生持续性的产业迭代升级、转型升级,这也是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成都经济内生动力巩固和加强,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做好产业布局。所以,机会清单的发布有利于寻找一种与成都优势禀赋更吻合的发力条件和发力赛道。”
在他眼中,此次活动的延伸意义不只在于经济本身,就业也是他关注的焦点问题。“每一个项目、每一个机会清单后面都跟着就业机会,就业者不仅能来到成都,更能留在成都。”所以,此次活动也会释放一批就业岗位,人才都愿意来了,城市发展内在需求也能进一步得到满足。
“成都的发力点还有很多。先要优化营商环境、育商环境以及发展环境,提供好的发展条件。这一点做好了,人才自然就来了。人才来了,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自然就提升了,这也是城市发展中最关键的点。”在他看来,除了立足重大项目发展,成都发展还有多个立足点,未来发展的潜力也不止于此。
封面新闻记者 赵奕 杨芮雯
标签: